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简介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古都西安,与陕西省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既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又承担陕西省共青团干部及其他青少年工作者的教育培训任务。学院由1952年创办的陕西省团校发展而来。2005年正式转制成立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办学条件
学院现有含光、雁塔两个校区和常宁(在建)新校区。含光校区位于西安市中心,毗邻明代古城墙,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精巧雅致;雁塔校区位于西安中轴线上,邻近小寨商圈,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学风浓郁。校园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为莘莘学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现有固定资产总值9812.13万元(校舍除外),其中教学仪器设备3715台(套),总值2682.34万元。馆藏图书43.2万册,报刊杂志800种,电子图书12万册,设有学术文献搜索平台。
专业设置
学院坚持瞄准产业前沿灵活设置专业。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等特点,紧密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纽带、延伸专业为支撑,构建了与区域经济匹配程度高、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文化、商务、金融、旅游、信息、教育等六大专业链群。设有文化传媒系、财经系、管理系、数字信息技术系、公共事业系、艺术系6个教学系和思想政治课(公共课)教研部、继续教育中心、培训部等9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三年制高职招生专业(方向)44个,五年制高职招生专业7个,拥有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两项,院级重点专业6个。在陕西高职教育系统具有独特优势、占有独特地位。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04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现有物流管理省级教学团队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广告设计与制作、会计与财务管理、旅游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学前教育等院级教学团队5个,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86人,占专任教师的73.68%;具有副高以上职称27人,占专任教师的23.68%。目前,学院有“双师”教师87人,占专任教师的77%。坚持在引导校内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同时,积极面向行业聘请具有突出实践能力和较高教学水平的知名人士来校兼课(职),为学生在校期间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技能提供了有力保障。校内教师累计参与并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100多项,其中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200多项,累计公开发表论文3000多篇。
毕业就业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设立专门机构,健全长效机制,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方位服务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着力保障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增长,同时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充分调动合作办学单位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吸收、推荐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促使毕业生直接受聘于合作单位;主动与行业、知名企业等加强联系,为学生开辟新的就业空间;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就业指导专门网站,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动态信息、政策咨询及便捷服务。10余年来,已累计向社会输送了万余名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资助政策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坚持将育人与助人相结合,按照“经济上予以资助,生活上予以照顾,思想上予以引导,学习上予以帮助”的思路,不断加大学生资助工作力度和受益面,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奖学金、学院特困补助金、生源地助学贷款、义务兵学费补偿、生活补贴、社会资助、校内勤工助学、绿色通道等全方位、多渠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2018年,学院通过奖、贷、助、补、减方式惠及学生达63%以上,总计金额达1480万元,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古都西安,与陕西省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既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又承担陕西省共青团干部及其他青少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由1952年创办的陕西省团校发展而来。1984年在团干部短期培训的基础上正式举办大学专科教育,1988年创建陕西青年干部学院;1994年更名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